ad1
ad2
ad3

洗澡也有大学问5个时刻最好别洗澡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20 15:18   作者:许一诺   

一天的忙碌结束,回家洗个热水澡能让身心都放松下来。但如果时间、水温等不对,你洗的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澡”。

洗澡要讲究细节

1.正确的洗澡顺序:洗脸、洗身、洗头

浴室的热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防止污物阻塞毛孔。洗脸的方向应由鼻子为中心向外圈清洗。天冷时,应先用热水将双脚冲热,洗身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建议最后洗头。

2.洗前做好地面防滑

研究显示,迈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间的一瞬间是最易滑倒的时刻。建议洗澡前穿防滑拖鞋,还可以在浴缸旁设扶手,放把防滑凳子。

3.冬天洗澡前先热身

冬天洗澡前应先做热身,提高体温。例如原地踏步、拉伸、扭腰等,以身体微热、不出汗为宜。

4.水分一定要补够

洗澡前喝杯白开水,可以预防洗澡时水分大量散失;洗澡后也应尽快补水。老年人最好小口喝水,保持速度平缓。喝水以少量多次为宜,这样有利于心脏平缓地吸收水分。

5.注意浴室通风

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用电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在密闭空间洗澡,时间过长也容易缺氧。建议洗澡时,打开浴室排气扇,或者把门开个缝。洗澡后马上关闭热水器及煤气阀门,并打开浴室门,让排气扇再开半小时左右。

6.搓澡不要太用力

洗澡时被搓掉的“泥”,可以保护身体免受外界损害,并防止体内水分流失。建议洗时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只在肘部、膝盖等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7.沐浴露少挤点

沐浴露中含有的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会伤害皮肤。如果长期使用沐浴露,可能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即可。

洗澡避开这5个时刻

1.刮风和雷雨天尽量不洗

雷雨天气尽量不洗澡,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时刻注意燃气是否泄漏。如果一定要洗,一个人洗完后,通风20分钟后再换下一个人洗,以免一氧化碳积累。

2.饱食、空腹、发烧时最好不洗

刚吃完饭,人体内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这时洗澡会影响消化。饥饿时洗澡,可能因血糖降低导致昏厥。最好饭后一两个小时再洗。人在发烧时身体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3.喝酒后、运动后别着急洗

酒后血糖降低,立即洗澡可能造成休克,应至少在酒后2小时后再洗澡。高强度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马上洗澡会加重身体疲劳,还可能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建议至少运动结束20分钟后再洗澡,进行游泳等水上运动后应尽快洗澡。

4.拔罐后不要立即洗

拔罐后,皮肤敏感脆弱,此时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建议两三个小时后再洗。

5.打完胰岛素半小时后再洗

如果糖友刚打完胰岛素就泡热水澡,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建议半小时后再洗。  本报记者 方月宁

站点精选

推荐阅读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