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部件体系七成以上面临重构汽车产业生态链发生新变革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1-10-28 06:35 作者:叶子琪
70%以上的传统汽车零部件系统将面临重构——。

汽车产业生态链发生新变化。
今年以来,汽车芯片一直供不应求。来自全球汽车咨询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累计产量减少934.5万辆,其中中国减少1.3万辆。“这只是芯片的影响。令人担忧的是,供应链中的一系列产品,如工业传感器、基础工业软件、特殊原材料和精密仪器等,严重依赖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斌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强调,健康繁荣的供应链生态对中国制造业至关重要。
数字化成为主要牵引。
当前,世界已进入以数字生产力为标志的新发展阶段,能否适应并引领数字化发展成为行业兴衰的关键,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相关企业已经开始加快数字化布局。例如,中央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平台近日在天津成立,将以“理清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积极引领产业转型方向”为使命,推动汽车产业数字新生态建设。
“在全球汽车电气化进程中,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先发优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只是汽车革命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基于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科技。”中国电动汽车百强委员会主席陈清泰近日表示。
芯片和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化的基础,将是竞争的焦点。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芯片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同时,我国95%以上的汽车芯片仍依赖进口,汽车控制系统等基础软件基本被国外供应商掌握。国外企业在车载操作系统和底层技术解决方案方面也具有比较优势。
“传统芯片供应体系的不足和当前全球高性能车载计算芯片的产业格局尚未固化,为中国新兴车载芯片企业在竞争中崛起打开了机会之窗。”陈清泰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认为,解决芯片短缺问题,要立足国内市场,实行汽车企业ICT企业合作。智能联网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改革后半段的竞争焦点。。
从链条到网。
随着汽车产品加速向电气化、智能化转型,汽车供应链格局正在被改写。
未来的汽车新品种将改变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类别。“可以说,70%以上的传统零部件系统将面临重构。”陈清泰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的开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领先一步。跨境行业和企业看到了机遇,大举进入。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方新平表示,随着汽车数据采集能力的大幅提升,需要保障汽车数据安全的主要问题,把握推进创新,保障数据安全的要求,坚持设计与生产同步,保障数据安全并举,保障汽车数据安全保护的协同需求,涉及汽车产业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通过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相对较快。
汽车新品种的特性推动了汽车产业链的生态变迁。“过去汽车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上是纵向一体化的链条关系。但目前的分工体系是网络生态,原有的分工已经被打破,专业化分工体系正在重塑,网络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正在加速。”苗伟说。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大勇介绍,在重构的生态链中,整车制造企业将与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建立联系与合作。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对话将会改变
陈斌描述了当前供应链系统中的矛盾。一方面,供应商哀叹客户不愿意使用国产备件,另一方面,原始设备制造商担心供应商备件的质量。整个供应链内部矛盾环环相扣,使得国内供应链体系举步维艰。他认为,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性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供应链生态建设中缺乏整合、协调和信任。对于这种“连锁反应”的解决,陈斌提出要打通部门边界,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
汽车强国的底层是强国的组成部分,而共生的产业生态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陈清泰强调,“未来汽车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绝不是一个行业所能完全覆盖的,更不是一个企业。跨界融合和企业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只有建立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才能夯实基础”。